海南文昌:构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文旅康养”的低空复合产业体系

时间:2025-09-08人气:来源:小编

《文昌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日前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发展目标为短期目标(1~3年):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产业链

完成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临时起降点、通航机场、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分站等,建立低空空域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基本框架,实现低空空域的初步管理和监控,为通航飞行提供航空气象、情报、告警和协助救援等服务保障,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航空制造、运营服务与维修保养企业集聚,初步形成闭环产业链,为后续的产业链发展打下基础。

中期目标(3~5年):形成产业集群,扩展应用场景,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依托文昌通用机场和已有产业设施,构建完善的低空产业链框架,包括低空飞行器制造、运营、维护和培训等环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大在低空飞行器技术、低空感知技术、低空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建立低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如低空旅游、跨海运输、环境监测等。通过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场景扩展,将规划区建设成为全省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远期目标(5~10年):发挥集聚效益,打造低空经济标杆,成为海南省空天数据基座和低空装备出海高地

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实现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深度整合,实现主导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发展格局,形成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成为行业标杆,成为海南省空天数据基座和低空装备出海高地。依托已有航天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带动航天装备制造和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持续发展,实现“产园融合”“产城融合”,助力文昌市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城市。

《文昌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此次产业定位是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的资源优势以及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聚焦航空航天装备配套、通用航空产业,统筹航空物流服务、低空文旅等产业,构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文旅康养”的低空复合产业体系,突出应用场景需求牵引,“以点带面、以场带产”,通过“一园辐射、两产赋能、三海协同、四场景”拉动,实现场景拉动到飞行保障到整机制造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海南省空天数据基座和低空装备出海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建设范围主要为华侨经济区管委会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土地及周边连续区域,规划建设范围规模1244公顷(1.87万亩),为未来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此外,统筹文昌市低空空域资源,将冯家湾、龙楼、翁田、铺前及其他陆地和海上临时起降点一并纳入规划建设范围。根据《文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建设范围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标签:
展开全部内容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

低空飞行   低空经济发展   无人机   低空经济产业   低空   低空经济网   低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