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3人气:来源:admin_dklt
(文/朱道义 编辑/马媛媛)今年,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起飞”。公开信息显示,中央空管委即将在6个城市开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点。同时,全国首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以9.24亿元的价格于日前成功拍出。
低空经济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低空经济”概念;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低空经济保险也备受关注,业界称其为“空中车险”。瑞再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三成以上的财产保险公司已开展相关业务。而多家头部财险公司近日也向表示,正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保险。
可以看到的是,对于低空经济带来的保险机会,目前已有相关险企先手布局,推出了相关产品和服务。
太保产险至今累计为无人机客户提供超过200亿元的风险保障,并积极参与风险保障、行业标准制定乃至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今年10月份,太保产险发布了无人机业务发展三年战略规划,制定了公司未来三年的重要发展指标,明确了四大重点任务和三大专项计划。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也于今年推出“平安低空经济护航者”综合保障方案,并签约首单低空领域政府救助保险。
人保财险相继在广东和浙江签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保险保单。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共同发布“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创新成果,并共同成立“低空经济产业保险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低空经济产业保险的系统性研究,提升保险行业服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不过,瑞再研究院也认为,鉴于低空经济实际应用场景更为丰富,且eVTOL和无人机等领域技术迭代速度更快,因此其风险状况更为复杂。同时,低空经济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也较为复杂。低空经济涉及新兴法律范畴,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低空经济相关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专属法律条例,因此相关领域的法律问题或纠纷主要参考一般性法律,这也为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产品及后续定损带来挑战。
但可以肯定的是,低空经济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